关闭

用户登录

欢迎来到城乡建设在线网 

当前所在:首页 > 交流合作

人民网丨这座小山村里,藏着一个“永不落幕”的艺术个展

  • 时间:2025-07-23 08:35:06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
  • 字号:

  五月,正是游玩好时节。在泉州市安溪县金谷镇金谷村的溪岸艺术园,两岸树木葱郁,叠石与潺潺流水相映成趣,岸边艺术长廊、戏台、步行道等设计感十足,行走其中宛如置身“童话世界”。

  近日,记者走进安溪金谷镇金谷村,探寻这座“艺术村”的奥秘。

  金谷溪岸艺术公园一角。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摄

  金谷村“巨变”源于艺术家陈文令。2021年9月,陈文令回到老家安溪县金谷镇,自掏腰包建造金谷溪岸艺术公园,绵延300米的溪流、占地40亩的艺术公园为村里老人提供了一个生气勃勃的去处。

  秉持就地取材的理念,陈文令巧妙选用溪中的石头、废弃民房的材料作为设计原料,让这座公园拥有“不可山寨”的独特气质。

  一块块石头变成床和躺椅等便民设施被摆放在树荫下,以供干活疲惫的村民们小憩;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石跳钉布置在金谷溪上,如鸣奏着小溪欢歌的钢琴键;一个个艺术雕塑点缀在岸边溪里,仿佛在和自然进行无声对话……

  漫步于这座没有围墙的艺术公园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此刻似乎具象化了。

  公园里展出陈文令作品《沐浴星光》。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摄

  陈文令憧憬着,金谷村的未来价值将突破单纯的经济导向,以艺术为桥梁,借助雕塑、建筑等公共艺术形式,把它雕琢成一座兼具审美价值与文化底蕴的“活态博物馆”。

  他表示,“我不追求它成为网红,我希望用一砖一瓦,一块一块的石头,堆垒起一个‘永不落幕’的个展。”

  近年来,金谷村积极探索“艺术文旅赋能乡村振兴”,创新“乡贤人才+”模式,推动金谷村传统农业产业格局向特色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转型。

  “金谷溪岸艺术公园成为‘打卡地’,为金谷镇文旅产业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。”金谷镇副镇长张锦川告诉记者,自艺术公园建成后,每天到访游客800余人,“五一”期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,并入选福建省乡村“五个美丽”建设典型案例。

  藏在村里的彩绘屋。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摄

  随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一些离乡外出打工的当地人也陆续返回家乡,续写新的故事。

  陈发加是土生土长的金谷村人。四十年前,为了寻求发展机会,他离开家乡外出谋生。如今,看到村子日渐热闹起来,他也选择回乡生活。每天吃完饭后,他或是在公园里散步,或是找邻里聊天。“没想到有一天,我的家门口就是公园,还吸引了外国游客来参观。”陈发加笑着对记者说,语气里满是掩饰不住的自豪感。

  从传统农业村转身为农文旅三产协同共进的“启明星”村落,金谷村以“艺术+”为画笔,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勾勒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。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城乡建设在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宝珍品商贸有限公司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城乡建设在线网 zaixian.cxjszx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2 13391776757 010-56278284 13366461258 010-53386795
监督电话:1861082293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
邮箱:qgzfyjs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1579164 通联QQ:3115014313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